close

送行者.jpg

原本在捷運月台的電子看版上,看到這部片的預告,就一直很有興趣。
沒想到奧斯卡頒獎時,這部片還得到最佳外語片大賞,更讓我有不得不看的念頭。

探討生死學題材的作品,總是很容易就打動人心。 
因為生命和死亡,是每個人都要遇上的課題;而死亡這個課題,是最難的。
不過這一類的電影,稍不注意就會過於沈重,或是過於濫情。
但這部送行者,卻是讓觀眾有笑也有淚,輕鬆流暢又不失想法的好片。

除了生命的方向,另外串連著整部電影的主軸,則是親情。

最後接納了想變性兒子的父母、捨不得妻子辭世的丈夫、想保留澡堂和兒子僵持的大嬸,還有對自小遺棄家庭父親懷著複雜情感的男主角......,每一小段的故事,都巧妙的帶出人世間各種不同的親情重建關係。

生命的終結,會帶走所有爭執及不堪;留下的,會是殘存的溫暖和想念。

雖然是在表達納棺師這個職業,但這部電影一點也不恐怖,也不嚴肅。
久石讓的音樂,讓整部片在溫馨中,帶點淡淡的哀傷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不少的笑點在裡頭。

我很喜歡本木雅弘所詮釋的小林大悟這個角色。
從離開樂團的迷惘,到無意接觸到納棺師這個領域,進而全心投入這項行業。
光從他的眼神和表情,就可以體會到他在各個階段的心境轉變。

本木雅弘在角色上的努力,也是有目共睹的。
大提琴的演奏不假手於他人,在看他和管弦樂團演奏時,我甚至懷疑他是真的學了很久的大提琴。
而擔任納棺師時的優雅手法和莊重表情,更看得出來他下了很大的功夫。

看這部電影,很難不感動鼻酸的。

裡頭有一幕是澡堂大嬸要進行火化,當按鈕啟動的那剎那,有那麼一刻我想到了我送小白白火化的那場景,心裡揪成了一團,不用說眼淚當然是控制不了的。

而最後,男主角為他多年不見的父親進行入斂儀式時的心境,我想到了我的外公。

我的外公,我沒見過他的長相。
唯一的一次,是他已躺在棺木裡的遺容。
外公在母親他們十多歲時就離開家,幾十年來母親見到外公的次數,大概也屈指可數而已。
外公唯一同時見到所有子女及孫子,是在他的告別式上。
那時,舅舅們和母親阿姨們,他們的心情應該也是如此的複雜糾結吧。

我想,編劇想表達的,或許是送走生命的那一刻,就讓人世間的一切重新獲得原諒和釋懷吧。


另外的碎碎念:
其實我覺得台灣的片名加了「禮儀師的樂章」,雖然是有點出男主角的職業,但如果和原片名「おくりびと」比較,則感覺起來有點多餘。
電影的部落格官網有列出台日韓美版的海報,台灣設計的真的版面過於雜亂,還是日本原汁原味的比較好看。(連台灣官網部落格都弄得有夠花的......)


電影日本官網:http://www.okuribito.jp/
台灣官網部落:http://www.pixnet.net/event/departures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蘿小拉 的頭像
    蘿小拉

    私‧空間

    蘿小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