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近面臨到搬家的事,很多人都問:"怎麼不去買房子?"

買房子並不像買衣服買鞋子那麼簡單,說買就買,要考慮到的主要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負擔幾十年的房貸,甚至還有週轉的裝潢家俱費用,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稅金。

而且租屋的好處是:地段不佳、鄰居不好、房子有問題,頂多忍個一年就可以搬走。
若是買了房子,以上說的種種情形都必須忍受下來,或是花錢去處理。

最重要是下面文章的第二點,我目前沒有任何的存款,就算湊一湊付得起自備款,後續房貸、裝潢傢俱費用,以及多出來的稅金費用,都會讓我要苦哈哈的過個好幾年。

若只是因為不想搬來搬去,那根本不購成買房子的必要原因。
所以在資金沒有週全的情形,我絕對不可能貿然買屋的。

而且,若我一直單身下去,等我付完房貸,人也差不多該離世了,房子也沒人可繼承。
這幾十年多付的幾十萬、甚至百萬利息,不如拿來遊山玩水吧。
至少目前的情況,我是這麼想的。

買房子?
等手邊的閒錢夠多了再說吧!

下面文章出處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KcS1lg6DQE7wjurDO2pSOG4zHw--/article?mid=4260

一、心理準備

首先,你一定要知道,你是在買房子,不是在買鞋子。房子叫做「不動產」,不像鞋子可以任意丟棄,一間房子動輒上百萬元,而且貸款一辦就是一、二十年,絕對不許開玩笑。買錯房子不但會讓你被「套牢」,認賠賣出時還會讓你損失慘重。

因此,在買房子之前,你要先問自己「我為什麼要買房子?」。為了自住或投資?為了小孩子設籍學區的問題?還是接父母同住?抑或為了節稅?

如果一時之間無法釐清自己究竟為什麼要買房子時,為了避免「人云亦云」、發生「人買、我亦買」的慘劇,建議暫緩購屋行動。

二、資金準備

買房子需要一筆自備款,而且對多數消費者來說,這是一筆動輒數十萬元的金額。這筆錢應該是你銀行帳戶內立即可動支的現金,也可能是定存,但絕對不是你向銀行預支的刷卡金。連

自備款都要預借現金的人,買房子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,多數銀行也不太可能會承做你的貸款。

根據房屋仲介業者的實際經驗,購買一間中古屋,最起碼要有3成自備款。以一間總價200萬元的套房為例,你必須要有66萬元的自備款,而且這是不含各項稅費、裝潢或其他衍生性的金額,保守一點來看,最好要有70萬元的自備款比較安全。

答案已經很清楚了,如果你手頭沒有個幾十萬元現金的話,建議你暫緩購屋行動。

三、貸款準備

以總價200萬元、自備款70萬元、貸款130萬元、利率3%、最長貸款年限20年為例,平均每月最少要7210元。

請注意,這是最保守的估計,因為銀行每年都會調整利率。當景氣變好時,利率很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攀升到5%、甚至8%,屆時每月房貸金額將變成8388元到10340元。

如果你的貸款金額不是130萬元,而是300萬元的話,你每月要還給銀行的錢是19355元到23868元!這對一個月薪僅5萬元的上班族來說,是個沉重的負擔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房屋仲介業者都會提醒消費者,每月房貸支出絕不可超過每月實際收入的3分之1的原因,因為一來要避免影響生活水準,二來是為了預留緩衝空間。

如果你不能確保每月房貸支出控制在每月總收入的3分之1以下時,建議你暫緩購屋行動。

四、資料分析

唯有在「心理準備」、「資金準備」及「貸款準備」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,你才能被稱為是個合格的購屋者。

當你晉升為合格購屋者時,你應該廣為蒐集房地產相關訊息,才能對大環境做出合宜的判斷。除了報紙的報導外,產官學界的資料也不宜遺漏,像是各大房仲業者、主計處、營建署、地政司、縣市政府城鄉局、都發局、地政局、建築研究所、不動產資訊中心、中華建築中心等網站,都應該去逛逛。

你也應該留意包括經建會、建築研究所、信義房屋、國泰建設、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、住展雜誌等單位每月或每季所發布的各項房地產指數,了解過去的走勢與未來的趨勢。

千萬不要一開始便留連在充斥謠言與八卦的少數房地產網站,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、無法提供徵信的訊息,將會嚴重影響你的判斷。

五、鎖定區域

當你將上述的基本功夫都練過了以後,這時你應該鎖定一兩個行政區域進行深入了解,這一兩個行政區域,便是你未來極可能購屋置產的地區。建議你依照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、治安、消防以及醫療等項目,描繪出該行政區各主要路段的生活機能,才能進一步發現該行政區裡相對優勢的地段。

一旦定位出幾條優勢地段後,這時購屋前的準備工作才能算是大致底定。

附帶一提,由於人是習慣的動物,如果你覺得你目前賃居的地方還不錯,一切都很習慣時,建議你在附近找房子即可,不需要大費周章換到別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蘿小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